在金融市场的运作中,银行不良资产的消化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。近期,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发布的 2024 年四季度不良贷款转让业务统计数据显示,不良贷款转让挂牌数量达 443 单,刷新自 2021 年有统计数据以来的单季最高纪录,挂牌金额(按未偿本息口径计算)达 1234.8 亿元,同比增长 56.7% 。这一数据在表明银行加速消化不良资产决心的同时,也暴露出背后潜藏的诸多难点。
在全球金融市场的舞台上,中国 A 股正迎来一场意义非凡的变革。近期,高盛、德意志银行、汇丰、美国银行等一众国际知名金融机构纷纷发声,毫不掩饰对中国科技产业发展前景的看好,对中国市场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坚定信心,这无疑为中国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,也让 A 股迎来了估值重塑的绝佳机遇。
首批跟踪科创综指及其价格指数的 ETF 今日发行,是科创板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,200 亿元增量资金的注入,有望开启科创板发展的新篇章,让我们拭目以待其在资本市场中发挥的重要作用。
在 2025 年 2 月 14 日这个看似平常却又意义非凡的日子里,金融领域掀起了一阵波澜。中国信达、东方资产、长城资产以及证金公司等多家金融机构相继发布公告,内容均指向同一件大事 —— 财政部拟将所持相关股权划转至中央汇金。这一系列动作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深入思考。
2024年是实现“十四五”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,面对外部压力加大、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,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,我国加大宏观调控力度,出台一系列“组合拳”政策
1月15日,中期借贷便利(MLF)到期7790亿元,中国人民银行开展中期借贷便利操作,操作金额为9950亿元,利率为2.5%,与前次持平。
在金融行业的风云变幻中,摩根大通(JPM.US)的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。近期,一则裁员消息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,在金融领域乃至整个职场掀起波澜。摩根大通管理层于上周悄然拉开裁员大幕,这一举措不仅关乎数千员工的职业生涯,更引发了外界对金融巨头战略调整和行业趋势的深度思考。
2025年2月的华盛顿,一场关于货币主权的暗战正在上演。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国会听证会上坚称“不会辞职”的17小时后,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出“利率应与新关税协同下降”的指令,彻底撕碎了央行独立性的脆弱面纱。这场权力博弈的背后,是3.3%的核心CPI涨幅与政治意志的激烈碰撞,标志着现代央行制度正遭遇历史性挑战。
在资本市场的浪潮中,政策与市场动态时刻牵动着投资者的心。本周,一系列重磅利好消息如潮水般涌来,有望为股票市场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,重塑市场走势。
在全球金融市场紧密相连的当下,每一个政策变动都可能引发蝴蝶效应,掀起市场的惊涛骇浪。近期,美国总统特朗普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,如同高悬在金融市场上空的达摩克利斯之剑,让投资者们忧心忡忡,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即将在这场风暴中,于国会山接受来自各方的拷问。
在金融市场蓬勃发展的当下,恶意催收、违规荐股、隐性收费等金融消费乱象却如附骨之疽,屡禁不止。2024 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 176.1886 万件,其中金融服务类别投诉量达 6778 件,同比增加 32.28%,保险服务类投诉也有 4300 件 。
在全球经济波动加剧的2025年初,中国储备资产展现出独特韧性。国家外汇管理局最新数据显示,2025年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达32090亿美元,连续14个月站稳3.2万亿美元关口,环比上升67亿美元;同期黄金储备增至7345万盎司,实现连续3个月增持。这一“双升”格局背后,折射出中国应对全球货币体系变革的前瞻布局。